2月4日,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日子。立春,意味着万物开始萌发生长,而北京冬奥会播下的冰雪种子也在中华大地上根深叶茂地成长起来。作为南方省份的浙江,在北京冬奥会的“热效应”下,过去一年冰雪运动在浙江越来越红火。
“双奥之路”开新局
2022年2月14日19时,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男子团体比赛,浙江运动员甄炜杰出现在张家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代表中国队出战跳台滑雪男子团体项目,实现浙江籍冰雪运动员在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的首秀。
从跆拳道转项跳台滑雪的甄炜杰和其他三位出征北京冬奥会的浙江籍运动员都是跨界跨项,杜佳妮此前练习的是田径七项全能,吴志涛是短跑,叶杰龙则是标枪,3人都入选了雪车国家队。
“虽然从零开始,但跨项选材能让更多运动员走上不同的竞技道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系主任王孺牛告诉记者,目前省田径队的11位运动员已在国家队从事冰雪项目,其中4位队员为今年新增的队员。这些跨界跨项运动员在全新的领域里努力拼搏,给了浙江冰雪继续向前走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空中技巧等“省队市办”项目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中,以积极培养更多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在去年举行的金华省运会上,还首次增设花样滑冰、冰球、短道速滑等项目,以进一步推进浙江冰雪运动发展。
“‘双奥之路’对于浙江竞技体育来说打开了新局面。”王孺牛坦言,未来,希望更多我省优秀冰雪竞技人才涌现,浙江也将继续选送优秀选手进行跨界跨项,相信在下届冬奥会赛场上,会看到更多浙江选手的身影。”
冰雪产业谱新章
冬奥会让滑雪火了,为各种直接或间接相关产业带来机会。一时间,冰雪旅游成为了逢年过节最热门的打开方式。就在今年春节假期,记者了解到,在各大热门旅游景区售票平台上,以“冰雪”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快速增长,浙江滑雪场的火爆已经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营业额翻倍增长。
“冷资源”变“热经济”,也正是北京冬奥会为浙江的冰雪产业掀开了新篇章。
“春节期间,我们订单量实现了翻倍增长。除省内游客,上海、广东、江苏来浙江游玩的客人最多。”云上草原滑雪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益于北京冬奥会效应,冰雪项目无疑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不仅如此,当前冰雪旅游还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主题玩法,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需求。
据悉,目前全省已有滑雪场16家,此外,杭宁温等城市有近10座冰场。2月4日,第七届冰雪运动嘉年华也将在宁波奉化商量岗滑雪场如期而至。至今已走过7年,作为省内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的冰雪盛会,今年的活动体验全面升级,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区域,陆续开设专场,同时融入“冰雪+”概念,开设更多应景活动。此外,举办期间还将组织召开浙江省冰雪运动与文化论坛,邀请省内外冰雪运动从业者、专家、相关协会齐聚一堂,以座谈交流、主题汇报等形式,聚焦冰雪运动产业的创新与共融。
省体育局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冰雪热也带动了当地其他相关产业链,展现新思路、催生新动能,为浙江打造一条“旅游+体育”的消费新模式、新途径。
青春少年逐梦想
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我省越来越多青少年走进冰场、雪场,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特别是苏翊鸣、谷爱凌这些闪耀赛场的“00后”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健康发展,也让他们的梦想和冰雪、冬奥产生了联系。
“一起向未来”是冬奥会对祖国花朵的积极影响,全民参与是体育精神的体现。在我省,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冰雪大篷车活动首次开进杭城校园,1200余名小学生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亲身体验了旱地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温州“少年瓯越行”公益研学活动中,温州中学的600名学生在温州奇特冰雪乐园内体验滑雪场上的“速度与激情”。此外,各地不少学校邀请了知名运动员及教练员,使更多孩子拉近与冬奥运的距离并增加了亲切感。
当冬奥成为青少年热议的话题,也就意味着体育运动在孩子们心中的份量更重了。“我希望能打进国家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鼓舞,今年10岁的俞开心坚定地说。去年俞开心已加入了杭州市青少年滑雪队。
北京冬奥会让孩子们体会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巧妙融合,“全民运动”的观念,通过校园的举动,使其广泛传播,正逐渐深入人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