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如今的变化与伤病问题

回顾老的比赛录像,80年代的NBA比赛节奏也很快,魔术师约翰逊引领着showtime时代的篮球。1983年,常规赛场均回合数为103.1,本赛季排名第一的灰熊队场均回合数是103.95,可以说并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简单地用“NBA更快”来概括是不准确的。

相比起来,迈克尔·乔丹在他的三连冠时期,NBA场均回合数只有90出头。他之所以那么厉害,是因为能够在对抗中脱颖而出,即使在缓慢的比赛中,他也能场均30+得分。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而现今的NBA则是快节奏并且回合增多。小球时代要求球员的移动速度更快。老一辈的篮球迷更喜欢那些在一个相对静止和站住不动的环境中进行的比赛。以前的进攻节奏很慢,明星球员单打或者传给中锋组织进攻,其他球员则停在底角等待机会,并没有太多奔跑。

在一个相对空间有限的区域内活动,三分球出手较少,因此球员们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运动。例如,2010年湖人和凯尔特人的总决赛,充满了激烈的身体对抗和精彩的内线碰撞,对球迷来说是观赏的享受。

然而现今的NBA注重空间进攻方式,对球员的要求更多地侧重于急启急停和变向的能力。如果你是球队的核心球员,在持球进攻时需要组织并发起进攻,在无球时需要不断奔跑牵制,这样的运动量大得多。正是因为库里需要频繁调整身体重心以及制动,所以他才在现阶段受伤。因此,现今受伤较为严重的通常是外线球员,这与小球时代对于高速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

作为商业化联盟,NBA一直以提升比赛观赏性为原则。这导致了防守转型为主导的慢节奏球队受到压力,射程较短的球员生存空间被压缩,多功能球员越来越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球员们往往会根据当前的规则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比赛,也就是说,他们会适应当前版本的篮球需求。当裁判对防守的限制较多时,球队更关注如何通过进攻击败对手;当规则不再鼓励身体对抗时,球员们训练的重点更多地放在爆发力和速度上,而不是肌肉对抗和制动能力。

然而,这种训练重心的转变导致了球员更容易受伤,特别是韧带和下肢骨关节方面的损伤增多。曾经参加过相关篮球培训的人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教练们通常会教球员如何加速、摆脱防守,在寻找出手机会时注重爆发力。但是停下来的技术训练却较为缺乏,这对脚踝有较大的伤害。

篮球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NBA和CBA都受到影响。季后赛临近,各队正处于争夺更好排位的关键时期,球员们往往处于最疲劳的状态。例如,湖人最近完成了8天6场比赛,这样紧密的赛程是谁都难以承受的,球员看起来都非常疲惫。并非只有湖人,其他有轮休计划的球队趁机安排球员轮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